7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与河南中原农谷管委会科技成果对接会在豫举办。
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国农科院各研究所科研团队取得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通过搭建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张熠、重大任务局副局长柴秀娟分别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工作情况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组织模式、管理方式等内容;作物科学研究所推介的与冰草远缘杂交创制出的普冰系列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科技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植物?;ぱ芯克?/a>首次发布“奇肱智慧植保大模型”,为无人机施药安全距离划定了新方法;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推介的畜禽肉梯次加工增值关键技术,可有效解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增值可达3倍以上;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推介的“京芯一号mini”10K 低密度芯片,填充至“京芯一号”55K芯片准确性大于98.5%,育种值相关性大于99.5%,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成本降低40%,推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更快速应用;蜜蜂研究所推介的蜜蜂品种“中蜜一号”,可大幅提升蜜蜂的抗螨能力和产蜜水平;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彩虹瓤色西瓜新品种“中丽20”,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油料作物研究所的“ARC微生物菌剂”,有效阻控黄曲霉菌的同时,促进了花生等作物的增产增收……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根据河南省农业企业的技术需求重点推介了75项前沿科技成果,涵盖作物、果蔬、畜牧、农产品加工、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示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核心创新点、经济效益及推广计划等内容。
本次成果对接会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有助于强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步,中原中心将围绕河南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科技需求,紧密结合河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