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课题组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慢溶质性状的关键基因——桃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PpTHE1,解析了该基因负调控桃果实软化,从而延长采收时间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果实质地对贮存运输具有重要影响。桃子在成熟后期,果实肉质会发生一个溶质过程,果肉逐渐变软。慢溶质桃就是成熟后软化速度被“调慢”并能脆更久的桃子,具有挂树时间长、风味充分积累、完熟后鲜嫩多汁且耐运输的特点。因此,找到慢溶质桃“慢热”的秘密与规律,对于培育优质耐贮运桃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构建了慢溶质桃品种“春瑞”的高质量基因组,锁定到一个调控果实慢溶质性状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PpTHE1,该基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乙烯合成和细胞壁果胶代谢,从而影响果实硬度变化,参与调控慢溶质桃果实的软化进程。研究系统阐明了PpTHE1的生物学功能,为桃肉质改良提供了新靶点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