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5日,“十五五”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兴城召开?;嵋樯钊牍岢孤涫迪敖阶苁榧枪赜诜⒄剐轮噬Φ闹匾凼觯劢构骺萍记把厝鹊?,加速培育果树产业新质生产力,着力强化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曹永生表示,谋划“十五五”,一要深刻认识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前列的紧迫性,找准果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补短板、锻长板,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二要布局生物制造和人工智能,提质量、降成本、减污染,以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三要锚定科技强、企业强、装备强、效益强、果农富的果业强国建设目标,团结合作、协同攻关,以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程存刚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作为果树科研的国家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果树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笆奈濉逼诩?,果树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登记果树新品种近300个;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5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10项,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入选部省重大产品或主推品种和技术。果树所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一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创建的“五五”成果转化模式为指导,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布局建设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合作基地70个,实现了环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云贵川、新疆等果树主产区全覆盖,有力助推了果树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作题为《苹果砧木致矮机制研究及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大会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专家作了《西甜瓜种业科技创新趋势》《聚焦产业重大需求,赋能果树种业新质生产力》《“十五五”中国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十五五”葡萄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专题学术报告。
“十五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也是果树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院校的关键时期。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需全国果业界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集思广益,聚焦前沿热点问题,共同谋划中国果树产业“十五五”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路径,为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果树智慧、果树方案。经过深入研讨,广泛凝聚了共识,进一步强化了跨单位、跨学科大范围协同攻关意识,有力促进了“十五五”加快建设果业强国谋篇布局。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中国果树》编委会会议和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