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加快实现按需精准引才育才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认为,要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唐华俊建议,要根据创新链、产业链布局研判人才需求,实现按需精准引才、育才。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需求分析,盘点人才存量和缺口。同时,健全完善人才发现机制,精准掌握拟引进和培养名单,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根据人才成长规律研判政策需求,实现按需高效培才、用才。要遵循科研和人才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各类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的政策需求,列出“菜单式”培养措施,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和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人才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不同岗位的人才由于工作性质、特点各有不同,所展现出的成果也不尽相同。如果采用单一评价体系,很可能不利于人才成长。对此,唐华俊建议,应根据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不同分别制定评价标准。
比如,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应着重评价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能力,着重评价研究成果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应重点评价对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产业瓶颈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在重大新产品创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对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人员,应重点评价对国家农业发展提出战略规划、政策建议、标准规范等方面的能力。
“还要营造事业育人的环境,把优秀科技人才凝聚培养与重大科研布局、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人才成长搭平台、给机会。同时,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要让他们领衔、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唐华俊说。
此外,唐华俊还表示,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弘扬严谨治学、注重诚信、勇担责任等优良学风,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