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饲料所新成果填补了犊牛生理发育规律研究的空白
——“早期断奶犊牛生理营养和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农业部科技成果鉴定
发布时间:2011-11-2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作者:刁其玉
11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刁其玉课题组完成的“早期断奶犊牛生理营养和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
该成果研究得出了犊牛生理营养的重要基础参数,揭示了早期断奶犊牛8周龄消化系统发育规律,填补了犊牛生理发育规律研究的空白,为犊牛消化系统发育的营养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早期断奶犊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特点,阐明了日粮蛋白质水平与来源对犊牛免疫反应的影响规律,为早期断奶犊牛免疫机能的建立与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早期断奶犊牛代乳粉配制的营养参数,即粗蛋白质 22%,粗脂肪 13%,消化能 15.50MJ/kg,创新性地提出了0-3周龄和4-6周龄两阶段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限制性氨基酸模式??翁庾檠兄瞥隽司哂卸懒⒅恫ǖ男滦痛槠?,用植物蛋白代替50%的乳源蛋白,用葡萄糖代替50%的乳糖,添加酵母β-葡聚糖、蜂花粉多糖或蜂花粉等益生物质,达到良好的犊牛培育效果,犊牛出生后5天断奶~30日龄平均日增重583.68克,30~60日龄达到1026克,高出对照组104克,犊牛腹泻下降3.33个百分点。该成果在十年的时间内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内蒙古等奶业优势区域内进行了示范推广,减少犊牛培育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通讯员 王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