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9日,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邀请浙江大学夏英武教授、湖南杂交稻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青先国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水稻所主持完成的国家863课题、浙江省攻关项目等的“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研究项目进行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率先提出了利用稻米品质温度钝感特异材料改良我国稻米品质的技术路线,筛选出D50等4个品质环境钝感材料;研创了简易、微量、快速、实用的直链淀粉和糊化温度协同测定新方法;定位出稳定表达控制垩白率的主效QTL,获得了控制稻米品质第6、8染色体关键区域,为利用大群体进行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综合选育、改良稻米品质提供选择基??;利用研创的环境钝感材料、品质快速鉴定和超大分离群体等育种新技术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籼新品种“中鉴99-38”等7个品种,其稻米品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对育成的优质早籼品种“中鉴100”、“中鉴99-38”、“中优早5号”等进行了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应用3244.76万亩。以优质早籼为主要原料开发出“农家宝”、“金健银针”、“清香米”等优质配方米品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认为,“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环境钝感特异材料的遗传基础研究。(水稻所办公室)
分享到
“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与开发” 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发布时间:2005-12-14
|来源: 水稻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