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12日,农业风险与食物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埃及、日本、印度、韩国、菲律宾等14个国家,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内有关农业风险与食物安全方面的专家、政府官员共1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起,并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共同主办,中国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事处和英国国际发展部DelPHE项目中国办公室承办。
本次大会以农业风险和食物安全为主题,旨在分享国内外在农业风险和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应对全球天气变化、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会就如何转移和规避农业风险、加强食物安全管理、保障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分享了国际社会在食物安全和农业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交流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创新食物安全和农业风险管理的思路,提出了很多带有前沿性与创造性建议,加强了农业风险管理及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展示了国内外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将对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风险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并为国家提供更好的决策咨询服务,对持续保障我国及世界农产品及粮食的有效供给,大力促进我国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产生积极的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张兴旺副司长,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处长刘忠蔚,以及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亚洲事务主任Ashok Gulati、英国DFID北京办事处Halima Begum女士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等有关国际机构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皇接芍泄┮悼蒲г焊痹撼ぬ苹≈鞒帧?br />
翟虎渠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国农业科技对保障农业与食物安全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他指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的稳定生产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动植物遗传资源和育种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农业新品种、新组合不断涌现,农业增产成效明显;种养技术的改进与推广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重大动植物疫病害预防手段和控制技术不断加强,有效控制了疫病害的发生,稳定了农业生产。根据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但是由于农业既是基础性产业又是脆弱产业,既要承担自然风险也要承担市场风险,随着国际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业与食物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生产风险加大,市场波动加剧。翟虎渠强调,有效防御和规避农业风险、保障农业与食物安全,是政府部门管理决策的重点,也是农业科技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要用科技创新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适应新时期农业与食物安全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为农业与食物安全撑起安全防护伞,促进农业与食物安全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会上,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经合组织(OECD)、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以及我国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高级咨询专家、高级经济学家和知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嵋檎攵允澄锇踩治?、食物安全风险预警、农业风险管理、农业保险制度4块内容安排了12场专题报告。据悉,这次会议共收到国内外学术论文及摘要170多篇,收录78篇,有48人次在分会场发言,墙报展示论文摘要16篇。
分享到
农业风险与食物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0-06-13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