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973计划“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机理与途径”项目中期总结和课题中期评估会议在湖北召开。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卫研究员介绍,项目实施2年来,研制出系列缓控释氮肥,初步提出基于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方法和面向机械化作业的根区施肥方法;阐明了磷肥增效的生物学调控机制,初步提出磷肥增效调控途径;提出有机肥对化肥替代率,揭示了有机肥生物转化机制;初步明确了秸秆还田调氮方法,发现施氮推迟了秸秆分解;建立了小麦和玉米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养分协同优化推荐施肥原理与方法,田间验证显示,其减少了氮磷投入,平衡钾肥施用,提高了农民收益;初步建立了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途径与模式,提出这些途径和模式的相关参数。2年来项目共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51篇。
专家组通过考察项目实施现场和听取各课题汇报,一致认为本项目组织有序,顶层整体设计较为突出,有重要创新,工作状态积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余胜伟、荆门市副书记周松青、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以及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项目专家组、特邀专家和项目骨干成员共80余名代表参加了荆门市项目实施现场实地考察和中期评估会议。(通讯员 唐鹏钦)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