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度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6~8日在南京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徐利群副处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周光宏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处长刘凤权教授、农学院院长丁艳锋教授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组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110余人出席了会议。
周光宏副校长、万建民所长等领导在大会上对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抓好技术研发、熟化和中试,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增强对我国大豆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徐利群副处长介绍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近期进展,解读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考评办法》,听取了首席科学家的述职报告,并组织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全体成员对首席科学家进行了考评。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的2009年度工作汇报,对照任务书中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打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肯定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肯定了实施整体联动的九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继续强化岗位专家与综合试验站建立对接关系,解决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来源和岗位专家联系生产实际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密切综合试验站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使不同试验站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推动综合试验站与科技示范县的合作,加快体系研究成果的转化;四是充分发挥区域专家组作用,通过多学科协作解决区域性产业发展关键问题;五是以功能研究室为单位组建技术研发协作网,攻克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技术难题;六是通过设立顾问专家组,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七是促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其它项目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八是加强体系内外科技队伍的联系,发挥体系的核心和引领作用;九是要求岗位专家与国外同领域权威专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扩宽技术和信息来源,扩大体系的国际影响。整体上提高了体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初步建成了全方位覆盖大豆产业各领域、各地区和各环节的技术支撑体系。
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还听取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专家董钻教授、常汝镇研究员、孙寰研究员和刘忠堂研究员的点评。老专家们希望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通过协同攻关分区域解决制约我国大豆单产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并不断改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突破性大豆品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各岗位专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的工作成绩,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在2010年度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分享到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度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09-12-1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