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通过调节“菌群-甘油磷酸代谢网络”缓解微塑料等环境污染物诱导产生的损伤。该研究为植物源纳米纤维素作为消减环境污染物伤害的天然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ACS Nano)》上。
塑料尤其是微塑料等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肠道蓄积,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甚至诱发或加重结肠炎等肠道炎症性疾病,进而引发系统性健康?;?。目前关于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物诱导损伤的生物制剂报道较少。
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利用植物源黄麻纳米纤维素有效调节了肠道微生态。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能精准调控肠道核心益生菌群,重建微塑料损伤的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菌群-肠-磷脂代谢轴”紊乱。该研究通过破解“纳米纤维素-菌群调节-损伤修复”这一分子机制,为肠道微生态调控的健康干预提供策略,更为其作为调节菌群与修复微生态失衡的双重功能生物材料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廖勇凤)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