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年努力,总投资950多万元的 “国家蚕桑育种中心”日前在蚕业所建成并通过验收。
“国家蚕桑育种中心”是国家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的建设,新建了蚕品种资源创新实验室,改造了2500平方米的基地蚕室和1000亩的饲料桑园,修建了8633亩桑种和种苗基地及其配套工程,完成了重要仪器设备的统一采购。
按照“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中心”先后承担了“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4项,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进展。在蚕桑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方面,发掘和创新了细纤度、特粗纤度、散卵、高强力、绿茧等新种质,并在此基础上育成了细纤度、特粗纤度、高强力、黄茧等特色蚕品种,培育推广了系列春用、夏秋用和春夏兼用等蚕品种及杂交组合。在蚕桑种质资源评价、保存与利用方面,妥善保存了蚕品种资源700份,完成了400个保存品种的形态性状、经济性状的调查。在蚕桑质量检验方面,完成了240余批样的桑蚕一代杂交种和母蛾的委托检验,完成了《桑蚕原种》等4个国家标准的编制。在蚕桑生物技术方面,应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了可用于人药研发的基因产品6个、动物用的外源基因产品11个,申报发明专利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部分产品已经与国内外合作开发推广;在国内率先研究并筛选获得了一批桑树SSR和ISSR分子标记,进行了桑属植物的分子进化分析。
该中心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将已有的蚕桑育种基础、精良的试验设备与开放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科学试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平台,在全国蚕桑育种学届发挥了组织与协调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国家蚕桑育种中心建成
发布时间:2006-02-21
|来源: 院办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