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盐碱地分区改良和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发的“微生物强化小麦盐碱适生技术”取得显著增产效果。与当地常规措施相比,采用种子包衣和水肥菌一体化等微生物强化技术的小麦株高及有效分蘖增加明显,显著减轻了盐碱环境对小麦生长的危害。专家组现场理论测产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小麦增产12.3%。
据介绍,在院重大科技任务“盐碱地分区改良和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连续支持下,资划所依托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资源优势,筛选出具有多种促生功能的盐碱地适生微生物资源。历经多年联合攻关,在小麦、玉米、向日葵、水稻等多种作物开展试验示范,构建了集种子包衣、水肥菌一体化和种肥同播等核心技术为一体的轻中度盐碱地轻简化增产增效技术体系,目前已在山东东营、山东德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多地进行大面积示范验证,显著提高作物的盐碱耐受性和作物单产。(通讯员 姬悦)